實驗室管理系統(tǒng)是改進質量管理的手段,質量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對分析數據有效的檢測,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(1)提高分析數據的綜合利用率
目前,大多數企業(yè)的質量管理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的,對產品質量監(jiān)測主要通過試驗報告單、統(tǒng)計報表等形式來實現。由于沒有實現分析數據電子化,無法做到數據統(tǒng)計及處理的自動化,也無法對數據做深入的處理,比如建立產品質量相關圖、控制圖等,因此,為完善質量管理體系,強化質量管理手段,必須實現分析數據的電子化,提高分析數據的綜合利用率。
(2)提高分析數據的時效性
另外,傳統(tǒng)分析數據保存和傳遞是以試驗報告單等形式實現的,由于數據傳遞是通過人工完成的,造成相關部門不能快速得到需要的數據,同時消耗大量的人力資源。對生產裝置或車間的操作人員來說,能夠及時得到分析數據是非常有意義的,通過比較生產和化驗數據,為改進操作條件提供科學依據。通過建立質監(jiān)部門與生產部門之間的計算機網絡,開辟新的信息交換渠道,提高分析數據的時效性,確保質監(jiān)工作更好地為生產服務,實現產品質量嚴格監(jiān)測。
(3)挖掘分析數據的潛在價值
通過對大量歷史樣品數據的綜合處理(統(tǒng)計、查詢、比較),可以清楚地觀察到數據的變化趨勢,為完善生產裝置控制條件,查找質量不合格原因等多方面提供科學依據。
電子化的質量數據為建立產品優(yōu)化模型提供了基礎。
通過企業(yè)主干網和LIMS系統(tǒng)平臺,為包括原料、成品、半成品、原輔料等全部質量數據在整個企業(yè)范圍內實現共享、快速傳遞和綜合監(jiān)測建立一條信息高速公路。
對于實驗室而言,數據的跟蹤溯源是實驗室的重中之重。只有有效的數據跟蹤溯源才能保證檢測數據的科學性、有效性和公正性。LIMS系統(tǒng)這個方面有著很強大的功能,可以對每一個數據操作進行跟蹤,并且具有很強大的儀器接口功能,可以直接從儀器數據接口直接讀出數據然后直接進入到lims系統(tǒng)中。這樣有效的減少了人為操作帶來的誤差和人為干擾的因素。
但是,目前我國實驗室的檢驗儀器設備還比較老舊,還有很大一部分儀器連數據接口都沒有。只能對部分儀器進行數據采集、而一些老舊的儀器又無力全部更換,只能繼續(xù)使用。這從質量控制方面來講又帶來一些問題,同樣的一個實驗室就要制定兩套不同的質量控制程序,一個是針對數據自動采集的管理程序,另一個還有手工記錄數據的管理程序。這就給本來就很復雜的檢驗工作帶了新的工作量,并且不利于實驗室的質量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