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障實驗室的安全和師生人身安全,是高?!半p一流”建設的必要條件和堅實基礎,實驗室安全工作是高校建設發(fā)展的重要支撐。實驗室類別呈現多樣化趨勢,實驗室安全工作涉及危險化學品、易制毒品、易爆品的全過程管理,以及實驗室消防安全、用電安全、安全教育、環(huán)保工作等多方面內容。信息化是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。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——采取多維度、多元化的實驗室安全管理綜合系統進行多方面的常規(guī)管理,并通過數據對接、中間庫關聯等方式打通信息孤島,實現實驗室信息的互聯互通,正在成為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。
1.?實驗室安全準入信息化
實驗室管理及使用主體應建立針對專業(yè)特色和學科特點的安全培訓及考試制度,只有通過了安全知識和專業(yè)類安全知識考試的人員(含教師、教輔人員和學生),才可以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操作。
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(fā)展,為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?;凇盎ヂ摼W+”技術,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上網,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。我校通過采用實驗室準入考試系統,可以根據實驗室不同危險因素,選取相應的考試題庫組建練習題和準入考試題,培訓及考試內容包含新生安全常識、用電基礎安全、消防安全、化學安全、生物安全、輻射安全、儀器設備使用安全、機電安全等方面,有效地規(guī)范了實驗室準入標準。
2.?實驗室安全檢查信息化
開展實驗室安全現場檢查,集中在安全設施、制度與檢查、場所環(huán)境、組織體系、水電和個人防護等 檢查指標。采用原始的紙質檢查方法進行檢查,容易產生疏漏,且記錄不完整,也不便于查詢檔案。采用實驗室巡檢系統,通過移動終端下發(fā)檢查任務,可以關聯顯示所檢查實驗室的危險源等級與具體清單,提醒歷史問題記錄,并通過文字、照片的形式實時記錄檢查情況,自動生成檢查報告,有效規(guī)范了實驗室安全的檢查標準,使得實驗室安全檢查更有針對性,信息反饋更快捷。
3.??;啡芷诠芾硇畔⒒?/span>
?;凡少?、入庫、使用、存儲、盤點、調劑及廢物處置的全過程,均需要對臺賬、底數、狀態(tài)、負責人、處置措施等進行實時動態(tài)監(jiān)管,以確保采購源頭可追溯,過程管理規(guī)范完備,處置科學安全,避免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安全問題。
通過實現財務對接的?;饭芾硐到y,可以規(guī)范采購渠道,確保采購資質健全的廠商提供服務,并對管制類試劑完成相應的審批流程,確保不會超量購買、超量存儲。同時,電子化的管理模式便于實時準確地記錄動態(tài)臺賬,簡化重復工作,統計信息直觀可見,實現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的動態(tài)管理。
4.?實驗室危險源管控信息化
部分高校由于組織機構和辦公場所分散的特點,存在著不同危險源分類管理的情況,如水電安全管理、消防安全管理、?;钒踩芾淼确矫娣謩e由后勤處、保衛(wèi)處、實驗室與設備處或者資產管理處等不同部門歸口管理,往往導致實驗室的危險源管控不能協調統一,存在疏漏,且不能一一兼顧。
采用互聯互通的實驗室管理系統,可以通過提取實驗室房間、責任人、歸屬團隊、學院等基礎信息,建立危險源的基礎臺賬。通過按照危險源的種類、危險程度建立危險源等級清單,實現全校范圍的危險源分級管控,制訂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,聯動多部門采取安全措施。
5.?多維度安全教育信息化
實驗室安全宣傳教育可以借助多維度的信息技術手段開展。通過信息門戶、社團網站、微信公眾號等公眾平臺,日??梢蚤_展實驗室安全文化的宣傳和教育,使“安全第一”“以人為本”的安全價值觀深入人心,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,形成“人人講安全、事事為安全、時時想安全、處處要安全”的良好環(huán)境,維護校園的安全穩(wěn)定和發(fā)展。利用實驗室安全考試系統,可以分門別類地進行通識類和專業(yè)類的安全教育與測試,建立安全競賽機制,形成人人重視安全,人人具備安全技能的良好氛圍。
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LIMS利用信息技術創(chuàng)新管理手段,推動了實驗室安全工作的規(guī)范化,提高了實驗室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,強化了實驗室安全體系建設,促進了安全意識與安全防范行為相統一,保障了教學科研活動的正常開展,真正形成了在信息化帶動下的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新模式。